儿时的米花糖
我打小在农村长大,因为条件艰苦,关于儿时的回忆似乎都与零食有关。这当中,便有我至今念念不忘的米花糖。每逢春节临近时,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做上一大袋,除了供自家孩子解馋当零嘴儿,更是家中过年招待客人的必备点心。
做米花糖先要爆好米花。那时候爆米花是很受小孩子们欢迎的一件事情,但凡看到有爆米花的师傅在谁家开工,旁边总会立马呼啦啦围上一大群“馋嘴猫”。大家呼朋引伴地将各自装米的盆子桶子在晒坪里按顺序摆成一字长蛇阵,一直延伸到马路上去,那场面煞是壮观。
爆米花师傅的行头颇为引人注目,一个是支在炉子上像纺锤样可以转动的铁罐子,罐子的手柄位置有一块压力表。小时候见的世面少,一看到带仪表的东西,便觉得是高科技,对会使用的人崇拜得不得了。另一个是风箱,通过一个皮管子与火炉相连,用来提高炉子温度。那时的风箱不像现在用电动,而是一种农村里喷洒农药的器具改装而成,摇动手柄,呼呼作响,如同演奏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
爆米花是件技术活,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就像老太太纺纱一样,两只手需同时匀速摇动风箱和铁罐子。印象中炸一罐米花约需20分钟,但就是这短短的20分钟,对一群耐性颇差的小孩子来说也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不管是已经轮到或是将要轮到的,都会无一例外地在一旁抓耳挠腮焦急观望着,不时地催促师傅看下压力表到时间没,那猴急的模样,现在想来仍叫人忍俊不禁。
终于,时间到了,要起锅了,看到师傅从火炉上提起罐子准备起身,围在旁边的小孩子们便被吓得一哄而散,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随后,就见师傅挥动手中的铁棒,伴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雾笼罩下,一罐香喷喷白花花的爆米花便哗哗哗全冲向袋子底部。而这时候,那些一秒钟之前还躲得远远的小伙伴们随即飞奔过来,兴高采烈地涌向那装满爆米花的大口袋……
儿时的我还很懵懂,想不明白为何那个神奇的罐子能将一点点大米变出那么一大袋爆米花来。但似乎当时也来不及想,因为随着那“嘭”的一声巨响结束,每个人的嘴里立刻填满了新爆的香脆米花,脑子里的神经细胞似乎也被那诱人的香味吸引得停止工作了。
米花炸好之后,后续的工作就归大人们完成了。母亲手很巧,经常熬上一大锅麦芽糖,将糖和爆米花混合在一起拌匀,用重物压紧后,切成块状,装袋密封。母亲做的米花糖非常好吃,常常一做就是好几大袋。有时还分别掺上一些生姜、芝麻、花生、桔子皮什么的,做成不同的口味,让我们几兄弟真是百吃不厌,大呼过瘾。
时光变迁,关于爆米花的场景已不多见了。米花糖,倒是在超市柜台里偶尔可以看到,不过大多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有精美的商标和包装。